近日,教育部印发了《关于进一步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若干措施的通知》,紧扣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的关键环节和突出问题,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、操作性强的具体举措,以破、解、筑三大抓手,为教育生态注入满满活力。
破形式之弊,还教师讲台主场。曾见教师埋首于报表堆,把备课时间挤成碎片;曾闻教师奔波于检查中,把教学精力耗成空壳,“主业教书、副业填表”的自嘲,道尽基层教师的无奈。如今,“三个严禁”斩断形式主义藤蔓,不让调研变督查、留痕代实绩、达标捆教学;“清单管理”划出减负红线,督导次数、监考任务、进校园活动皆有定数。当无关事务“退潮”,教师才能把心思沉在教案里,把精力放在课堂上,让三尺讲台重归育人“主战场”,让每一堂课都有温度、有深度。
解后顾之忧,给教师轻装底气。过去,教师白天当“多面手”应付杂务,晚上当夜归人批改作业,周末还得挤时间参与非教学活动,身心俱疲成了常态。此次政策直击痛点,“三个保障”织密安心防护网:弹性上下班让课后服务有奔头,一网统管让数据填报不重复,限期清退让借调乱象不复存。更明确法定节假日不值班、教学高峰不培训,彻底松开捆住教师的无形枷锁。当杂事干扰退场,教师才能静下心来和学生谈心,沉下心来做好家校沟通,以饱满状态践行“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”的教育初心。
筑成长之基,激教育“源头活水”。减负不是一阵风,长效机制才是关键。新政以“三个机制”筑牢保障堤:监测点+举报渠道,让减负成效看得见、问题能反映;多部门协同+干部考核,让责任落实不悬空、推进有动力;第三方监测+严查通报,让形式主义无处藏、整改不打折。更将减负成效与县域教育均衡挂钩,以硬约束倒逼各地摒弃“政绩思维”,回归育人本质。当长效防护到位,才能留住更多潜心育人的“燃灯者”,培育更多担当使命的“筑梦人”,让教育焕发蓬勃生机。
有人说,减负是“减包袱”,更是“提效能”。这份“减负令”,减的是无关紧要的杂务,不减的是立德树人的责任;松的是形式主义的束缚,不松的是深耕教育的担当。当教师从“忙盲茫”中走出来,走向“明精强”;当教育从“负重行”中松下来,迈向“满帆进”,我们必将看到校园里书声更嘹亮,课堂上思维更活跃,孩子们的成长更从容。
教育需慢品,教师要心定。期待这份政策落地生根,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心无旁骛守讲台,全力以赴育新苗,让教育的每一步前行,都充满力量与希望。
责编:丁甲婧
来源:湘乡市融媒体中心
-
!/ignore-error/1&pid=53537145 )
赵新文主持召开沈晓明书记暗访经开区交办问题整改工作调度会
-
!/ignore-error/1&pid=53398700 )
赵新文走访结对帮扶对象并督导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
-
!/ignore-error/1&pid=53398560 )
【改革创新年 全力拼经济】赵新文会见湖南新华水利电力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军然一行
-
!/ignore-error/1 )
第二十六个中国记者节 赵新文与一线新闻工作者座谈交流
-
!/ignore-error/1 )
“福泽潇湘·福彩文化进社区”宣传活动走进湘乡
-
!/ignore-error/1&pid=53514945 )
正是橙黄橘绿时!鹅婆山橘子丰收节暨首届农民趣味运动会启幕
-
!/ignore-error/1&pid=53415810 )
湘乡市第九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三十七次会议
-
!/ignore-error/1&pid=53402005 )
湘乡推进“扫码入企”工作 为企减负优环境








